|
|
电气巨头展开中国市场“万亿争夺战” |
发布者:中国企业报 发布时间:2011/5/26 |
|
昊坤(Joe Hogan)已经无数次来中国,但亲自推销产品却是第一次。
在2011年5月11日召开的ABB自动化世界论坛活动上,作为ABB集团首席执行官,昊坤在两个小时之内做了两次声情并茂的演讲,每次演讲都不止一次地强调ABB在电力及能效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的新技术,对中国市场的觊觎之情溢于言表。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巨大的能源需求,而传统能源的不可持续性和全球节能减排的迫切需求催生了新能源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几年内,以新能源为主题的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将大行其道,而市场嗅觉灵敏的ABB无疑已经洞察到由此带来的巨大商机。
但同样看好中国能源市场的,不仅仅是ABB,美国GE、法国施耐德和德国西门子也对这一市场虎视眈眈,并早已略施拳脚,意欲夺取更大市场份额。
新能源大生意
“能源消费引起的污染已使环境不堪重负,必须通过提高能源利用率,来削减能源消费总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近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指出,“需大力发展核电、水电、风电、生物、太阳能和沼气等可再生能源,预计到2020年,将非石化能源在能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提高到15%。”
戴彦德一番话暗示出中国新能源市场巨大的投资空间。
据悉,在过去的10年中,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了17.9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年均增长速度达8.4%,远远超出预期,是此前20年间能源消费年均增速的1.9倍。
发展新能源已经迫在眉睫。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同时重点发展新一代核能、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光热发电、风电技术装备、智能电网、生物质能等。
而将各种新能源并入大电网实现发电是发展新能源的终端目标,这一目标将带来电力行业特别是智能电网的发展,相关电力设备和技术的市场将急速膨胀。根据国家电网规划,2009—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电网总投资将达3.45万亿元,其中智能化投资38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11.1%。
此外,我国将于“十二五”期间开始建设 “三纵三横”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和11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总投资将达到5500亿元。同时,相关资料显示未来10年,我国变电领域智能化投资规模将达到748亿元,占智能化总投资的19.5%;配电领域智能化投资规模达892亿元,占智能化总投资的23.2%;而用电领域智能化投资将占智能化总投资的 30.8%。在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下,预计年投资约在80亿元。
4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重新修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让不少电气巨头备感欣喜。在这份目录中,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与潮汐能等新能源作为单独门类,首次进入指导目录的鼓励类行业。专家表示,这意味着新能源产业会因此得到财政、税收、金融等全方位的政策扶持。
“提升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昊坤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BB在电力以及降低能耗方面可以在中国以及全球发挥重要作用。”
和中国市场交往甚厚的ABB已经非常善于研究中国市场的发展状况,并及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这一经营特色让ABB的业绩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长。而中国发展新能源产业带来的巨大市场,更被ABB视为难得的战略机遇。
巨头抢滩
在新能源产业大蛋糕的诱惑下,中国市场早已充满了浓郁的火药味。处在经济增长快车道的中国能源市场,犹如一座蕴藏丰富的巨大金矿,谁最先进入这一市场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在这个市场安营扎寨,稳定而持续地获取利益。
为了在这一新兴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各大跨国公司纷纷加大投资力度,延伸在华产业链,针对自身的技术特长,押宝中国细分电气市场,以其品牌、技术和服务理念在中国市场扎下根基。
进入中国市场较早的ABB始终以其变压器、电力设备、过程自动化的各种设备、机器人、电机、变频器等方面的独有技术,在高端电气市场占据着相当大的份额。目前,ABB拥有智能电网、风电、太阳能、水务、铁路、石油石化和增效节能等业务的专门团队,这些团队参与了中国众多水电、风电以及输电项目,ABB希望这些经验可以为其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2011年4月,ABB在中国获得了一份交易额高达1.2亿美元的特高压项目订单,为国家电网公司的锦屏-苏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施工和提供相关设备。在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特高压输变电技术设备国产化的大环境下,ABB拿到这个项目,颇为业界震惊。据悉,这已经是ABB在中国拿到的第二个特高压项目的订单,这张订单让ABB今年第一季度业绩增长率由35%迅速飙升至70%。
但是,电气市场激烈的竞争让这家电气巨头依然不敢有丝毫放松,中国市场虽大,但高手云集,稍有疏忽,市场可能就被竞争对手抢占,ABB不得不未雨绸缪。为了拓展更大规模的市场,ABB改变了以往定位高端市场的经营路线,开始在中端市场寻找机会。“中端市场我们过去没有完全挖掘,有很多开拓空间,这利于保住我们现有的市场份额。”ABB北亚区及ABB(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方秦表示。
其实,ABB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在中国高速经济催生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需求下,不少电气巨头早已开始全力掘金中国市场。
最近,GE正加紧拓展其在中国的技术创新中心,并宣布在这项业务上将共计投资20亿美元。面对“十二五”规划带来的商机,GE公司高层曾多次公开表示,愿以其创新的技术实力,在中国研发产品,并辐射到全球市场,以参与到中国经济增长中来。
德国电气巨头西门子公司近来也是动作频频,力图扩大在相关领域的市场份额。2011年4月,西门子与青岛特锐德 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生产应用于高铁市场、城市轨道交通市场的10kV环网柜、35kV GIS产品;2010年9月,西门子与荣信电力电子签署协议,开始发力中国的输电市场;同年5月,西门子与威胜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展中国智能电网示范项目研究。
值得关注的还有电气领域的“老玩家”施耐德电气。凭借其独有的能效管理解决方案,施耐德电气在中国配电产品领域颇有口碑。面对“十二五”新商机,施耐德更是掀起了配电系统产品升级战,以加大其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
高端对决
尽管各国电气巨头纷纷“重兵”押宝中国市场,但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在大批中国本土企业迅速崛起的今天,在某些项目领域,外资企业的独有优势正在一点点被削弱。这些本土企业不仅在资金、技术及产品质量方面与跨国巨头相差无几,而且,在中国市场上,轻车熟路的本土企业有着更多获取项目的机会。
“在一些新能源项目中,虽然中外企业都有资格参与竞标,但最后中标的往往都是国企,外资企业的机会少之又少。”一位不愿具名的外资电气企业负责人在和《中国企业报》记者交流中颇显郁闷。
据悉,目前国内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四个直流特高压项目中,供货商、设备制造等都是由国内企业独立完成。
“外企和国企在这些领域里,根本无法进行竞争,主要就在于我国的能源成本问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在能源项目中的价格相对较低,而外资企业又不愿搞"价格战",所以,在拿项目的时候,往往不占据优势。”
“从技术上说,虽然外企占据着优势地位,但在某些领域,比如太阳能等领域,中国本土企业的技术优势也十分明显。并且,在某些新能源领域,我国政府实施的一些特殊补贴政策,也不可能会考虑外资企业,这都是外资企业竞争力削弱的原因。”林伯强指出。
但是,跨国企业在能源项目中遇到的难题并不仅限于此,在中国飞速发展的电力市场,外资企业能够得到的机会几乎为零。
“国内电力市场每年都以12%的增速发展,今年更是达到了13%。但这个市场几乎都是中国企业的天下,因为中国企业在火电、水电领域的技术能力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外资企业几乎没有任何竞争力。”
据了解,在目前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国内厂商许继电气(000400,股吧)在换流阀市场占有率已达到50%,而在控制保护设备市场占有率达到75%,而自2006年开始,中国本土骨干设备商特变电工(600089,股吧)在变压器市场的份额持续提升,而昔日在这个领域呼风唤雨的跨国巨头市场份额则逐年下降。
2010年,ABB中国电力部门业务遭遇严重挑战,致使其2010年在华电力部门业绩下降19%,成为其高速增长的中国业务中的一块短板。方秦认为,挑战之一正来自于“正在成长的竞争对手”。
但是,这并不是说,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竞争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外资企业整体上的技术水平仍然领先全球,许多特高压等领域的高端技术我国企业并不完全掌握,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外资企业”。
“外资电气巨头的配套产品仍然很有市场。”资深电气市场分析师肖吉德对《中国企业报》记者分析指出,“由于外资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品牌影响力都很高,目前很多用户仍非常认可外资品牌,因此,外资巨头仍然很有市场。”
肖吉德认为,其实,外资电气巨头在整体技术提升的同时,已经在不同的细分市场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细分市场的优势非常突出。比如,西门子在自动化方面比较领先,ABB的技术特长在变频器领域,施耐德电气在低压市场非常强大。因此,未来中外电气巨头之间的竞争在于细分市场的顶尖技术之争。外资企业虽然在这些领域有技术优势,但在成本价格方面却有很大劣势,其要想继续领跑,必须进行本土化建设等一系列的变革和调整,实现技术创新和降低成本携手并进,同时进行持续的品牌渗透,才不致被本土企业挤出市场。
“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能源市场,并且增速非常快,在这个市场中,即便一点点机会,分到手里也是非常多的份额,所以,外资企业还应积极参与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林伯强指出。 |
|
|